[法律人生]追梦的日子【2】——我的律师生涯-王朝阳
作者:王朝阳律师 转贴自:王朝阳律师的感言! 点击数:1779
三、回到家乡,从零开始。 我先回到了家乡的首府城市乌鲁木齐,住在一位做律师的同学那里,想看看有没有机会。但那几天里,我基本没有出门,只是在报纸上看了看招聘律师的信息。现在想来,我那时身上失去了一种东西,那就是勇气。我有一种逃避的心态,从一处逃到另一处,从另一处还想逃到其他处。于是,我逃回了起点,额敏兵团农九师。回到农九师后,那段时间我不敢出门,因为农九师是个小城,很多都是熟人。我从公安局辞职时,当时也是小城的轰动事件,很多人都知道。当时公安局的同事和朋友给我践行时,我也曾雄心勃勃的展望未来。而现在灰头土脸的回来,我感觉我成了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我不愿面对那些眼光。于是我决定到离农九师60公里外的塔城市去做律师,我哥哥在那里工作,那里没有多少人认识我。其实,现在想来,我那时的想法真是幼稚,别人自己的事还操心不过来,哪会在乎我的事。再说,即便别人说点什么,又有什么关系呢?但当时我转不过那个弯。 来到塔城后,通过熟人介绍,我来到了一家律师事务所。我还记得第一次见我们律师事务所主任的情景。那天,我到了律师事务所里,先在一间有三四个人办公的大办公室里等了一会,然后朋友说主任现在有时间见我。我就进入对面的一间办公室,我看见主任。她是一名少数民族的女律师,在当地很有名气。当时她穿着带有民族特色的看起来很富贵的一套衣服。她向我打招呼,询问了我的情况,还对我说了一些鼓励的话。那个场面其实也很普通,但我却至今仍然清晰地记着。从那以后,我就开始了真正的10年律师生涯。 那时,律师事务所里的人员有主任法律师(她的名字是三个字,第一个字是法所以就称呼她为法律师)、40岁左右的刘律师(我以后经常称呼他刘大哥,他的经历也很复杂,遗憾的是他去年受一起辩护的涉黑案件牵连被拘押,他的故事以后再讲。)、60多岁的史律师、和我差不多年纪的和我同姓的实习律师小王、没有律师资格证的小再、小毕(女)以及出纳(女)和内勤(女)。 到所里几天后,我就参与办理了我到所后的第一起案件。主任法律师接了一起故意伤害案件,我们是受害人的代理人,主任写好了代理意见,让我同她一起出庭,在法庭上让我来宣读。领了这个任务,我还没来得及紧张,就到了第二天开庭的日子,在庭上,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听刑事部分的举证和辩论,民事赔偿部分我就照着写好的诉状和代理意见念了一遍,主任进行的法庭辩论。这个工作就这样完成了,我知道主任这是在锻炼我,所以我还是很感激的。在书记员做记录的时候,主任到书记员那里,嘱咐让书记员把我的名字也写在上面,说这样以后好领执业证。这个案件我领了100元的费用。这是我来所里后赚的第一笔钱,所以我至今记忆犹新。 我独立办理的第一起案件带给我的是尴尬和难堪的经验。那时候我所在的城市,法律服务市场很混乱。几乎什么人都可以“搞代理”,有很多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没有任何证件,只要有所里的出庭函就可以代理案件,法院根本就不检查证件。而我有律师资格证,当然更不用说,拿上所里的出庭函,就可以以律师身份出庭。 所以,没多久我就开始独立办案了。我独立办的第一起案件是所里交给我的,出庭费200元。那是一起损害赔偿案件,当时也没有人教我怎样出庭,我也没有举证质证的经验。开庭前,我只写了一份代理意见,就出庭去了。我记得很清楚,开庭时,对方先拿出一份交通事故认定书,然后法官让我质证,我当时确实不知该怎么质证,又害怕我认了之后,对我的当事人不利,于是我想干脆全不认,这样就不会错了。我就说,我不认可。法官问我什么理由,我就说不出来了,只是重复说不认。当时我就感觉法官有些生气的意思。接下来,对方又拿出一份医疗证明,我又说不认可,法官又问什么理由,我还是说不出来。接下来对方又拿出一份医疗费票据,我还是说不认,还是没说出任何理由。这时,法官一下恼了,大声对我说:“你是不是律师?你懂不懂法律?”当时,我的脸一下就热了,说不出话来。接下来的法庭程序,我现在已经记不起来是怎么进行下去的了。只记得,开庭结束后,当事人说我是假律师,说要找所里退费。后来退没退我就不知道了。 这起案件之后,我心里难受了很长时间,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做律师的料。而那段时间里,我也根本没有自己的案源,只是偶尔办几个所里交给的小案子。那时我住在哥哥家里,开销不大,即便这样,我的收入也很难维持日常开支。这种日子持续了很长时间,大概有一年。那一年我的收入只有4000元左右。那段时间我很困惑和彷徨。我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获得案源。同时,我的性格也很内向,也没有交到什么朋友。曾经有几个月的时间,我很懊悔,我问我自己,为什么要辞去公务员的稳定工作,而去这样辛苦的拼搏?我的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我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而之后的两件事深深的刺痛了我,我意识到我必须要做出改变。 到律师事务所后,我并不知道怎样去开拓业务,只有天天坐在办公室,等业务上门,属于“坐、等、靠”,也没有有意识得去结交朋友,扩大交际圈。这样过了一段时间后,我的业务并没有任何起色。有一天,事务所同事在一起聚餐,也许很多话只有在这种聚餐场合说才比较合适吧。所里的出纳在吃饭时对我说:“我觉得你不适合做律师…。”我还记得她说这话时看我的眼神,她说的是真心话,显然是为我好,她说这话的意思是不忍心看我这样一个没有做律师资质的人,一直去做没有前途,没有未来的事情,显然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对我的善意提醒。这个善意提醒对我的打击很大。它让我不断怀疑和反思。后来又有一次,所里的刘律师请客,吃完饭后,我和刘律师、另一个小王律师一起步行回家。走着走着,已经有点喝高的刘律师很兴奋的对我和另一个小王律师进行了点评。刘律师说,根据他的判断,现在我和小王律师虽然差不多,但过几年后,我肯定要远远落在小王律师的后面,因为我不占地利——我不是土生土长的这里人,没有家族的帮助。不占人和——我的性格太内向,不善交际,太老实。换句话说,他对我的未来是不看好的。我知道出纳和刘律师对我的评价是有代表性的,也许当时我周围的人都是这样看我的。那段时间,我很痛苦,我经常问自己是不是选错了人生道路,是不是应该重新选择。但后来我才慢慢明白,对于人生来说,是不存在退路的,只有勇敢的往前走,才有可能走出困境。那时太大的压力,对我来说也产生了一点好的作用,那就是我产生了反弹压力的冲动,我产生了一种想证明自己的冲动。我想证明,像我这样的老实人,性格内向的人,只要付出努力,也会获得成功。我也会成为一个好律师的。后来的事实证明我当时的想法是正确的。也许即便是现在我也不能称得上是一个成功的律师,但起码我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自认为我是一个好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