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法律咨询 + 成功案例 + 律师简介 + 媒体报道 + 律师文萃 + 热案追踪 + 网络文摘 + 法律法规 + 留言咨询
网络文摘 >> 

还原刑诉法修订过程:立法者和执法者较量十年(四)

陈光中:步子再大点,会修改得更好

  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诉讼法学研究院名誉主任 陈光中 | 口述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姚冬琴 | 采访整理

  1993年在法大建班子

  对我来说,立法人生最关键时刻是从1993年开始。就在这一年,全国人大法工委委托我成立一个班子,起草刑诉法修改建议意见,供他们做参考。

  为什么找我?当时,我是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诉讼法研究会会长。我们开完年会之后,向中国法学会写要报。我和我的学生王洪祥(现任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改革办公室主任)联合写了一篇文章,把修改诉讼法的意见反映上去了。

  这份要报当时被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管立法的副委员长王汉斌看到了。他赞赏、支持我们要修改刑诉法的想法,至于如何修改,他也比较赞同我的看法。他作了批示。全国人大法工委就主动跟我联络。

  在全国人大法工委给我的书面委托中明确写道:不要找各学校集合在一起,观点不一致,领导不集中,就在中国政法大学来做这件事。我记得,当时我们学校几乎所有搞刑诉的教授、老师都参加了。

  199310月,这个班子开始工作,一方面调查国内的情况,另一方面赶快组织一个小组到国外大陆法系的国家进行调查。我任这个考察小组的组长,时任全国人大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的李辅成任副组长。我们重点到法国、德国、意大利这三个国家走了一圈。回来后就开始逐条研究。

  1996年的进步

  19947月,建议稿出来了,我们向法工委汇报。法工委听了我们一天的汇报,之后又参考实务部门的意见,综合法工委自己的意见,拟出了刑诉法修正案草稿。后来,我们统计,在1996年那次修正中,我们的建议稿约有65%的内容被采纳。修正案草稿出来后,经过了数次修改。

  1995年,诉讼法研究会在厦门开年会,也邀请法工委有关同志参加,听取学者对于修法的意见。时任法工委主任的顾昂然亲自带队,法工委刑法室的同志几乎全部都参加了。他们把修正案草稿拿到年会上,发给年会代表。于是,年会就变成征求意见会了。那次年会,高校同研究单位的学者多一些,但也有来自实务部门的同志,法检公都有。

  最后,刑诉法修正被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程序,立法部门又召开了一个大型的、上百人参加的座谈会。法检公、安全部、司法部、律师、学者都参加了。一些地方立法委员会也派人参加了,如时任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的沈德咏。

  那次座谈会是分四个大组,学者同实务部门混合编组,谈了两三天。最后半天是开大会,各小组派出代表发言。大会发言的时候,王汉斌亲自参加。

  座谈会后,王汉斌叫秘书把我带到会客室。他问我还有什么想法,我指出了草案里还没解决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疑罪从无,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应当作无罪处理。这个在当时实行虽然有困难,但是国际通行的,应当写进去;二是法庭审判应设简易程序,正规程序和简易程序配合,以节省人力物力。后来这两个问题,在1996年的修正案里都重新规定了。

  座谈会之后,就是高层研究、商量、协调的时间。一个比较大的争论涉及到收容审查的取消。收容审查是一种行政性强制手段,对强制措施程序化冲击很厉害。当时,收容审查是个大口袋,人搞进来,抓到证据就逮捕,抓不到证据就放人。我们主张收容审查的取消,法工委也同意,但对公安机关的工作要花很大力气。最后,在1996年那次修法中,收容审查制度被取消了。

  三个倒退挽回了一个

  1996317日,刑诉法首次修正高票通过。国内国外没有太明显的杂音,但有实务部门觉得,思想太解放了,步子太快了。比如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他们始终觉得12小时脱离实际,其实是符合国际通则的。今年的修法,就又增加了一条,案情重大、复杂,需要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传唤、拘传持续的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此次刑诉法大修,是在准备了一段时间之后,全国人大法工委初步设计了条文,先征求实务部门的意见,然后又找学者座谈。从2011年春节前开始,紧锣密鼓座谈了三次。实务部门和学者在一起座谈,每次参加的有二三十人。五月又开了一次会。我的感觉是,座谈会上虽然也有分歧,但共识点扩大了。8月常委会一审后,1118日又开了一次。这样我前后参加了五次座谈会。

  38日上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会,听取《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我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肯定进步的同时,发表了三个意见:

  第一,证人是否出庭,法院说了算。修改前的表述是:证人证言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并且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异议的,或者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证人应当出庭作证。或者二字,我觉得很好。但最终稿删掉了或者,便发生了明显倾向于司法机关的变化,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证人才出庭作证。无论法院决定证人出庭与否,都将是合法的。这就容易导致有的地方司法机关选择性传唤或者不传唤证人出庭。

  第二,是这次修法中我最不满意的一点。关于法院一审和二审的宣判时限,新增加了一句,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特殊情况,什么情况?没说。批准,什么时候批准?一年、三年、五年,只要批准,都是合法的。据说,个别情况,比如涉及到外交,不好审理,就先放一放。但是现在的修正案没有规定案件类型,是很模糊的。

  第三,草案中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可以讯问被告人可以讯问被告人应改为应当讯问被告人。

[1] [2]  下一页

 

  • 上一篇文章: 还原刑诉法修订过程:立法者和执法者较量十年(三)
  • 下一篇文章: 还原刑诉法修订过程:立法者和执法者较量十年(五)
  •  
    站内搜索
    > 热点文章
  •  刑法修正案九

  •  律师援助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  律师究竟是一种需要还是一种装饰..

  •  网站公告

  •  全国律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维..

  •  2013年最新交通法规扣分细则

  • > 最新文章
  •  律师办理毒品犯罪案件证据审查判..

  •  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  全国律协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维..

  •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依法保障律师..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应保障..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有关负责人..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认真贯彻律师法..

  •  
    版权所有:王玉琳 律师
    联系电话:0475-8212026 13804758132 律师执业证书号码:11505200510135935
    All Rights Reserved(c) 2010 呼和浩特律师网